<acronym id="g3tll"><label id="g3tll"><xmp id="g3tll"></xmp></label></acronym>
<table id="g3tll"><ruby id="g3tll"></ruby></table><big id="g3tll"></big>
    <p id="g3tll"></p>

    <object id="g3tll"></object>

    從大學學習回望高中復習方法

    作者:2013屆畢業生 張又嘉 來源: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:2017年11月29日
     

   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,大家好,我是一中2013屆的畢業生,現在就讀于復旦大學醫學院。醫學專業課業任務很重,以大三下學期為例,我應修專業課7門,大開本的專業書籍加起來一共3000多頁,醫學知識既需要理解同時又有大量記憶的內容。如何在短短一個月復習期間進行如此大量的記憶,經過三年的摸索我也有了一定的心得?;叵肫饋磉@些方法同樣也適用于高中的學習,雖然高中的知識量少而且備考時間充分,但是我認為這些方法背后的學習思路適用于各個學習階段。借由這個機會我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總結,同時希望能對高中的學弟學妹們有所啟發。

    在最后一個月準備期末考試的復習中,每一門課我會分三步進行復習。大學講課進度非???,每個學期會學習大量知識,因此在開始復習時對于開學學的章節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。這時的第一步復習就是要把書認真從頭到尾看一遍,知識自己梳理一遍,對于書本的知識脈絡有一個自己的理解。我在復習時會把重點的章節考點自己總結后寫一遍,這樣印象比較深,但是寫一遍的弊端是復習時間較長。由于大學課業量大復習時間緊,我在具體操作這一步時不免要抓重點進行,但是高中備考時間長,做到“面面俱到”則是必須的。這第一步其實是對知識的內化過程,用自己的理解把知識之間的聯系想清楚、做到把每一個考點用自己的思維邏輯答出來。死記硬背是絕對不可取的,在大學你也根本無法在短時間記下成百上千頁的書,但有了自己理解的過程,會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,記下如此大量的知識也不是不可能了。第一步是整個復習中最為耗時的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這時你將對整個知識有一個完整的把握,之后的第二三步其實是一個重復和加深理解的過程。

    整體把書復習一遍之后,我會合上書拿出一張白紙,一個疾病一個疾?。▽τ诟咧惺钦鹿潱┠瑢?。從這個疾病的病因、病理、癥狀、檢查到如何治療,每一部分里有幾個點(例如支氣管擴張癥—癥狀—哪幾種癥狀:咳嗽、咳痰、咯血)自己這樣默一遍其實會對整個書的邏輯體系有更深的理解。對于高中而言,每個章有哪幾節,每節下面又有哪些小節,小節內又有什么知識點,這樣默出來其實就是自己寫出一張張思維導圖。雖然思維導圖類的輔導書很多,老師也會有相關的總結,但是自己默寫一個出來,代表的是自己的思維,其達到的效果絕不是看一遍總結所能比的。這個過程其實很快,默寫其實只需把大的框架列出來,每一個點寫關鍵詞代表,只要自己清楚自己的掌握程度就可以啦。完成之后對照書本查看自己有什么疏漏之處,用紅筆標出,這第一二步寫出來的東西是獨屬于自己的復習資料,我在考試之前會一遍遍翻看這些自己總結的資料而非課本(兩三天復習時間隨便一本書就是500多頁,實在來不及)。我實踐下來,經過這兩輪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大概可以達到80%。

    接下來的第三步,就是合上書一章一章想過去,想不起來的地方翻書看看。這其實是比第二步更加迅速的反復復習過程,只不過由于對書本很熟悉,所以沒必要再寫出來了。我的課本雖然很厚但經過這三輪,做到回憶起重點章節每一頁上有哪些內容并不是難事。對于復習時間充裕的高中,相信學弟學妹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會牢固得多。當然這一步并不是一遍就行,而是只要有時間就反復進行,相信再難記的知識,反復去學就一定可以記住。

    其實我接下來想要說的八個字已經蘊含在上面的三步內了,只不過現在再重新總結一下:“體系、內化、反復、檢驗”。這八個字我認為無論是大學還是高中學習,都是很重要的。首先是“體系”,無論是讀書還是學習都要成系統,一頭扎進書海的方法并不可取,只會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結果,縱覽全局才能成竹在胸。正如讀一本書要先讀目錄,以求對于書有總體的印象。學習也是這樣,不能只盯著某個點復習,一個一個點是零碎的,難以理解更無法全面掌握,只有把所有的知識穿成線連成片才能更好的掌握。提到體系就不能不提目錄的重要性,從目錄可以看出一本課本的知識架構。如果你看著目錄就能想清楚章節之間的聯系、各章節內的重點,那這本書的掌握可以說是不錯了。其次是“內化”,正如食物需要咀嚼和消化才能吸收,要想把印在紙上的知識印在腦子里也需要一個“咀嚼”的過程。之前也提到過,死記硬背的方法絕不可取,只有理解才能更好的記憶做到融會貫通。無論是我現在大學考試的病例題,還是高中的理科考試,考查的都是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變通,因此死記硬背沒有什么效果。但同時記憶必不可少,因為任何題目都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,即使是理科也有大量的知識需要記憶。因此如何通過內化的過程去更好更快的記憶,也許是大家都需要不斷摸索的。第三個詞是“反復”,考試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盡可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呈現出來,因此對知識的熟悉程度、做題的熟練程度也是高三訓練的重點。如何才能記得更清,面對題目更快做出反應,大概不外乎熟能生巧四個字,而反復則是熟練必經之路。對于知識的反復系統的回顧,這點至關重要。我期末復習時,會經?;剡^頭把復習過的東西再掃一遍,掃一眼的速度很快,但是對于加深印象的效果卻很好。還有每天睡覺前和起床后,我都會把復習過的東西快速過一遍(關于這兩個時間的記憶效果較好是心理學家研究顯示的)。高三的復習壓力很大,大家不妨在做題累的時候像看故事一樣把書快速的翻一遍,作為緊張學習的一種調節和休息(不過翻書的時候別忘了腦子要跟上)。第四詞是“檢驗”,知識是否已經掌握總是需要自我檢驗一下。作為大學生,我基本通過上面提及的第二第三步進行自我檢驗,但除此之外,作為高中生的你們,做題也是絕對不可或缺的檢驗方式。而兩種自我檢驗方式可以說是各有利弊,默寫知識結構這種方法更加系統,更加考驗個人對于知識體系的理解和掌握情況;題海戰術可以提高做題的速度、對題目的反應能力,尤其是高中課本上的內容較淺,而考試題目經??疾斓氖茄苌闹R,這種情況下只有見夠一定數量的題目才懂得如何分析。但是只是埋頭于題海之中,對書本缺乏思考,則難以建立良好的知識體系,做題成為一種機械的過程,一旦遇到創新題目則缺乏自己分析解決能力。因此我認為這兩種方法都很重要,其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習慣,具體什么是適合自己的,還需要大家在自己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。高中雖然知識點很多,但是相信在這反復的復習和檢驗之后,大家一定可以征服高考這座大山。

    啰啰嗦嗦說了這么多,但其實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,每個人都要不斷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,希望我的文章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。但無論哪種學習方法背后的內涵都是相同的,無論哪種學習方法都需要大家勤奮刻苦的去摸索總結,更重要的是去執行。高中的學習雖然辛苦,但現代社會中學習是一種終身的習慣,相信你們在高中對思維的訓練會讓自己終身受益。學習需要勤奮,不只是看上去的勤奮,更需要的是腦子的勤奮,善于思考總結將是使自己受益終身的好習慣。如果大家看完我的文章能有些許啟發,我將不勝榮幸。最后祝學弟學妹們學習進步,祝大家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,考取心儀的大學!

    (作者系平頂山市一中2013屆畢業生,現就讀于復旦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。)

    ?

    ?

    ?

    ?

    點擊數: 【字體: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
    相關信息
     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!
    相關信息
    沒有相關內容
    觀后心情
    感動 同情 無聊 憤怒 搞笑 難過 高興 路過
    久久久一级a片免费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