誠信是花,裝點樹樹蓊郁;誠信是光,映亮漫道雄關。以誠為念,培育的事是善果,升華的是人格。
滄海桑田,中華的歷史風云變幻;深遠持久,誠信的品格生生不息。中華上下五千年,信義已然深鑄于民族骨髓。多少年傳承,多少位模范,多少次義利沖突,多少次道德考量。堅守信義的他們已然在美德的道路上愈行愈遠。依助一顆良心,為世人立下榜樣。
以誠為念,是堅守心中的磐石。磐石千年無所轉移,堅守誠信,挺直了中華民族道德的脊梁。2015年,一個普普通通的賣雞蛋小伙竟大紅于網絡,這是為什么?店鋪轉手,卻還有數百位顧客未將已購買的雞蛋領走。義利相向,是選擇攜款逃走還是選擇為誠信堅守?二者之間任慶河選擇了后者。蹲守、蹲守,驚呆顧客無數。任慶河在原來的店鋪旁支起小攤,三個月的守候,終于等到最后一位顧客將雞蛋領走。
以誠為念,贏得良心安穩,事業久長。誠信是一桿精準的秤,一頭撐起良心,一頭撐起安穩。清初晉商喬致庸開辦復字號賣油商號,以誠信為核心經營理念的商號生意紅遍大江南北,但通順店商鋪卻生意頓衰。喬致庸深入茶樓打探聽,得到自家油品摻假的消息。堅守誠信,喬致庸立馬撤換給油摻假的伙計,向全城貼出回收假油的的告示,以純油賠償顧客,并給予豐厚饋贈。誠信應是長久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。以誠為本,喬致庸堅守道德,守護良心,獲得了百姓對復字號誠信經營的交口稱贊,贏得了生意的日益興隆,以誠為本,撐起了道德,撐起了紅火。
以誠為念,當將誠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“君子一言,駟馬難追”。流傳下是誠信之言,是薪火相傳的美德。秦城門外,商鞅立下的是木樁,立起的是誠信。錚錚諾言入耳:“凡舉此木行百米者,受千金。”厚重之言,蕩起千年不絕的回響。秦漢之交,民不聊生,楚人卻口耳相傳:“得黃金百,不如得季布一諾。”季布留下諾言,留下言出必行的結果。黃金難買的不是話語,是萬鈞千斤的誠信。徙木為信,商鞅以誠信獲得百姓信賴;一諾千金,季布因誠信名垂青史。以誠為念,商鞅、季布百世流芳。誠信者,人恒敬之。誠信者,古已有之,今亦當行之。
誠以養德,育以善果。寧因守信而窮厄,不愿背信而富貴。生命的長河奔流不息,誠信的鐘聲繞梁不絕。社會的發展有誠信作保,方能經久不衰;人的一生以誠為念,方能心寧神康。
以誠為骨,信為翼,與天地共行,與日月同光。
上一篇:讓文明之花在心中綻放[ 12-19 ]
下一篇:沒有了!